咨询客服
立即升级

教研培训教育简约蓝色模板

深耕教研细壤

静待成长花开

提子幼儿园教研培训

教研培训强调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们共同探讨如何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榜样示范、情感体验、价值辨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花开有时,互动有方
01
看见交往

幼儿的交往世界里,既有分享玩具的喜悦,也有争抢绘本的小矛盾。培训中,教师们通过真实案例视频回放,观察到3-6岁幼儿从"自我中心"到"理解共情"的发展轨迹。教研组长提出:"冲突是交往能力的试金石,教师要成为 ' 脚手架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需求(如 '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用游戏化方式练习轮流、等待等社交技能。"


02
创设场景

在"角色扮演区",小班教师设计"餐厅小当家"游戏,幼儿自主分配厨师、服务员、顾客角色,在点餐、送餐中学习礼貌用语;中班创设"图书漂流站",鼓励幼儿记录"好书推荐卡",在交换阅读中学会分享与倾听;大班开展"值日生合作计划",孩子们共同制定值日表,协商解决劳动分工问题。这些浸润式场景,让交往能力培养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教研培训



游戏如镜,照见成长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天然实验室”。在看似随性的摆弄、角色扮演与探索中,藏着孩子们对世界的理解与思考。如何从游戏行为中读懂成长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有温度的教育养分?这正是本次教研培训聚焦的核心命题。

游戏观察

当孩子们在建构区用积木搭建"彩虹桥"时,教师不仅看到空间认知的发展,更捕捉到数学概念(对称、平衡)、问题解决(材料选择)与社会性发展(分工协作)的多重价值。培训中,教师们学习使用"SCAMPER 观察法"(S-替代、C-合并、A-调整等),从游戏行为中解读幼儿的学习轨迹。



游戏观察

基于对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自然探索游戏的深度研讨,教师们总结出"三阶转化法":


捕捉亮点: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意表达(如用树叶拼贴故事);

拓展经验:生成主题活动(如"叶子的奇妙旅程"科学探索课);

反哺游戏:提供新材料(颜料、黏土)支持创意升级。




习惯如根,润心无声
01

生活即教育

小班教师分享"洗手五步曲":将洗手流程编成儿歌《搓搓小水珠》,配合卡通图示引导幼儿掌握正确方法;中班开展"书包整理小能手"比赛,通过趣味化的任务挑战(如"30 秒找到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让整理习惯从"老师提醒"变成"自我管理";大班实施"时间小主人计划",用可视化时间表(晨间签到、区域活动、午餐等)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


02

家园协同

培训特别强调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教师们设计"习惯养成打卡册",包含"自己穿鞋子"" 主动打招呼 ""整理玩具"等10个小任务,鼓励家长用照片、视频记录孩子的进步。例如,在"礼貌小天使"活动中,幼儿在小区主动问候邻居,家长及时给予肯定,这种"幼儿园 — 家庭"的双向互动,让良好习惯如种子般在幼儿心中生根。

教研培训



END



教研培训
教研结合
以研促教



【版权说明】

排版:135编辑器

贴纸:135编辑器

图片:135摄影图(ID:81828)

使用时请自行替换

文字:135AI写作,仅用作占位,使用时请替换

价格: 会员免费
模板编号: 161766
投诉

手机扫码预览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