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是国之重器工程,从隧道掘进到桥梁架设,每一道工序都连着生命安全与运输畅通。国铁集团最新明确的施工安全 “三个不得”,正是守护防线的 “铁规矩”—— 今天咱就把这些底线讲透,筑牢安全防线!

(一)不得随意更换关键岗位人员
驻站联络员、施工负责人、现场防护员被称作 “施工安全三叉戟”。他们掌控着指令传递、风险监控的核心环节:驻站联络员精准对接铁路运营调度,施工负责人统筹现场安全,现场防护员紧盯危险苗头。


(二)不得随意委托施工协调小组
施工协调小组是多方联动的 “中枢大脑”,需统筹建设、运输、设计等多方需求,制定安全施工方案。随意委托非专业人员负责,极易造成职责模糊、流程断裂。
(三)不得随意扩大施工范围
铁路作业如同 “精密手术”,审批范围外的区域可能藏着通信光缆、接触网等关键设施。某工程曾擅自超出范围挖沟,损毁地下光电缆,导致区域铁路信号中断 2 小时。



(一)材料设备 “零妥协”
钢筋、电缆、锚杆等核心建材需通过 “三重检验”:厂家提供合格证明文件、施工单位抽样送检、监理单位现场复核,任一环节不合格均需立即退场。此外,施工机械也需 “健康上岗”。


(二)特殊工点 “强防护
面对岩溶、富水断层、高瓦斯等复杂地质,需执行 “四步防控法”:
第一步用地质雷达、超前钻探探明地下情况,生成详细地质剖面图;
第二步根据勘察结果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第三步在工点安装实时监测系统,超预警值立即停工;
第四步配备应急物资储备点,确保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


(三)电气化施工 “远离禁区
铁路接触网带有 27.5 千伏高压,相当于家用电压的 110 倍,其安全防护有 “硬标准”:作业人员与接触网的最小安全距离需保持 2 米以上,使用的工具需加装绝缘套;施工区域 500 米范围内严禁放风筝、气球、抛洒塑料布等轻质物品。



(一)对施工人员
岗前必做:参加班前安全交底,明确当日作业风险点(如高空作业需系安全带、地下作业需测有毒气体),不熟悉风险不进场;
岗中必守:不擅自变更作业流程,发现设备异常、防护缺失等问题立即停工报告,不抱有 “凑活干” 的侥幸心理;
岗后必查:整理个人工具,确认作业区域无遗留杂物,参与班后安全总结,分享当天发现的安全隐患。


(二)对沿线群众
明确禁止行为:不穿越施工围挡、不攀爬铁路防护网、不在铁路沿线 500 米内焚烧秸秆(避免烟雾影响列车瞭望)、不向铁路线路抛扔杂物;
主动参与监督:发现施工单位违规扩大作业范围、破坏铁路设施,或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可拨打 铁路客服热线或当地铁路监管部门电话举报;


(三)对参建单位
落实制度保障:严格执行 “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制度,安全设施未验收合格,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强化日常管理:建立 “安全隐患排查台账”,每周开展专项检查,每月组织安全培训,对发现的隐患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完成后需复核验收。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 | 135编辑器
图片 | 135摄影图(ID:87944、87922) ,
使用请自行替换
头图 | 135编辑器
文字 | 来源于135AI写作,请自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