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
忽
温
风
至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却也昭示着盛夏正式登场。
小暑时节,太阳热烈地炙烤着大地,气温显著升高。此时,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都带着热浪。田间的农作物在充足的阳光和雨水滋润下,进入了茁壮成长的阶段。水稻在水田里拔节抽穗,玉米也在迅速生长,仿佛能听见它们在夏日里“咔咔”生长的声音。
在古代,小暑的到来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古人敏锐地感知着时节变化,将小暑视为季节转换的重要节点。
小暑时节有着丰富的习俗,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在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城市里的人们则会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再搭配新上市的蔬菜等。“食新”也有尝新的意思,寓意着品尝新鲜的喜悦,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小暑前后,日照时间长且阳光充足,此时家家户户会不约而同地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汤,绿豆性凉,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的作用;还可以多吃西瓜、黄瓜、冬瓜等蔬菜水果,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在生活作息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因此,中午不妨适当午睡一会儿,以保持精力充沛。此外,运动要适度,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运动,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候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
排版 | 135编辑器
图片 | 135摄影图ID:85669
文字 | 135AI写作
头图 | 笔格设计ID:67207
“小暑”节气毛笔字为135自带艺术字贴图
可以修改颜色不可修改文字内容ID:161288
文字仅做模版占位展示,购买后请自行替换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