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走向职场,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 但“三方协议怎么签?”“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有啥不一样?”“靠谱就业渠道在哪找?”……一连串疑问,常常让应届生犯难。别担心!这份超全就业指导手册,手把手带你避开就业“雷区”,助你轻松开启职场新程~
毕业季接触最多的“三方协议”“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看似相似,实则差别巨大,签错一步可能影响社保、档案甚至应届生身份!快收好这份区分指南,签约前务必看清楚~
仅限在校应届毕业生(未拿到毕业证前),是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签订的就业意向协议。
明确三方权利义务,主要用于学校统计就业率、办理档案和户口迁移手续,相当于“就业预备约定”,不具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已毕业、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应届生入职后)。
明确工资、社保、工作时间、试用期等核心权益,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护,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定文件。
兼职、实习(非勤工助学)、退休返聘、项目外包等“非劳动关系”场景,比如大学生做家教、兼职文案等。
本质是“民事合作协议”,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不受《劳动法》保护,更偏向“按约定完成任务、获取报酬”。
想找到优质工作,选对渠道比盲目海投更重要!以下渠道覆盖校招、社招、定向招聘,应届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精准发力~
校园招聘优势
企业针对性强(多为招应届生)、流程简化(部分免笔试)、offer发放快,还能直接与HR面对面沟通,是应届生求职的“首选渠道”。
渠道形式
校内宣讲会:关注学校就业网、学院通知,重点企业会进校园宣讲,现场可投递简历、参与初面;
校园双选会:学校组织的集中招聘活动,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现场设展,适合“一站式投递、多机会面试”。
国家层面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教育部主办,汇聚全国校招信息,可在线签约、查询政策)。
地方层面
各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发布本地事业单位、国企、基层项目招聘信息,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
学校层面
校就业指导中心官网/公众号(发布本校专属招聘信息、就业政策解读,信息最精准)。
优势
能获取企业最新招聘动态(如“管培生计划”“校园大使招聘”),部分企业会在官网开通“内推通道”,简历通过率更高。
操作建议
列出目标企业清单(如互联网大厂、国企、行业龙头),定期查看其“招聘板块”;
关注企业官方公众号,很多企业会推送“校园招聘启动通知”,还会分享笔面试干货。
毕业季也是“求职诈骗高发期”,骗子常利用应届生“急于就业”“缺乏经验”的心理设套。记住这6点,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和权益!
常见套路:以“体检费”“服装费”“押金”“培训费”为由,要求先交数百至数千元,承诺入职后返还,随后失联或拖延入职。
应对方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遇到收费情况,直接拒绝并举报。
常见套路:岗位名称写“管培生”“储备干部”,实际工作是销售、客服;或承诺“高薪保底”,入职后发现是“无底薪靠提成”。
应对方法:面试时详细询问“工作内容、薪资构成(底薪+提成+补贴)、晋升路径”,要求在合同中明确写出,不相信口头承诺。
常见套路:伪造企业官网、虚假招聘信息,甚至租用临时办公室冒充“大公司”,骗取简历信息或进行诈骗。
应对方法: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是否注册、有无经营异常;
若企业地址偏僻、办公环境简陋,或面试时只有1-2人接待,多留个心眼,可结伴前往面试。
排版:135编辑器素材:135编辑器
文字:135AI写作仅作占位,请自行替换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
(ID:80273)、(ID:88514)
(ID:87455)、(ID:85296)、(ID:55884)
头图:摄影图(ID:80273)使用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