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昨日的中国风雨飘摇。1949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在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大力发展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拖拉机、船舶、车辆制造、国防工业、有色金属和基本化学工业。中国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工业化建设从此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目前,我国己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制造业第二大国。相比较改革开放之初的一穷二白,进步显而易见,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400多倍,制造业从占界份额的1%,提高到10%以上。同时,中国在航天、高铁、水电站、核电站载火箭、核武器、高性能计算机、桥梁建筑、超级杂交水稻等方面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是我国核武器装备,满满的硬实力
有一种制造叫做中国制造,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铁项目
这是我国桥梁设计师设计筑造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当今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七十年间,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到应有尽有。从百废待新到欣欣向荣。现在我国在一些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比如“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激光陀螺,北斗导航系统,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等。
中国彩虹-3巴铁落地生根,令印度眼气
自主研发超级计算机,揭示宇宙漫长演化进程
这些尖端的科技产品足够说明现在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属于世界前列。不仅如此,科技还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扫码支付,网上购物,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七十年里,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
科技高度发达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增长,而且其促进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强,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共识,各国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纷纷出台相应战略抢占科技制高点以保持或争取经济竞争优势。1982年,我国提出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科技工作方针,明确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017年,我国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进一步明确“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显而易见,我国已将“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程度不亚于甚至更甚于欧美等科技强国。
中国过去十年GDP稳步增长

七十年中国付出的心血得到的是满满的回报。七十年的奋发图强,让中国的发展更加辉煌。七十年来前辈们不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虽然通过艰苦建设,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我国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成科技创新型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于时代精神,重新审视肯定青年在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指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XB2)X]QC7LR`]P%E_LWLLII.jpg](http://static.135editor.com/img/grey.gif)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运用创新思维,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敢作敢为,共铸中国梦。风雨兼程,岁月如歌,70年来披荆斩棘,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新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取得卓越的发展,而处在新时代节点的我们,不应故步自封,而是应该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勇于反思,勇于改错,彰显复兴决心祖国的七十年岁月并非一帆风顺,风雨无阻,也有过迷茫和徘徊。但终于在反思中开始了革命的阵痛。一九七八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制约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一九七九年改革开放开始了改变二十一世纪世界格局的伟大壮举。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运用新思路和新方法攻破梦想之路上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